技改發力 賦能企業提質增效
今年三季度以來,山東金嶺礦業錨定“爭上游、走在前”目標定位,圍繞制約鐵精粉產品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,在源頭把控、創新研發、工藝調整等方面開展靶向攻關,技改發力,不斷以質的提升促量的增長。
嚴把“控”的方向,源頭治理提升出礦品質
礦石品位一直是鐵精粉提質的重點指標,針對當前生產需要,金嶺礦業統籌協調把握合理出礦,從“源”控制礦石品位。井下采掘建立“日觀察、日研判、日調度”工作機制,深入采礦、掘進迎頭,時刻觀測和動態跟蹤礦石性質及品位變化,合理調整出礦量,降低人為貧化率,提高入倉質量。持續提升巷道光面爆破質量,減少優質礦石損失。強化全流程質量管理,設立深孔傾角、方位角、深度等深孔施工質量標準,現場詳細記錄透孔、巖石性質情況,精準研判,合格率由96%提高至98%,從源頭上保證爆破效果,為科學合理出礦打下堅實基礎;采礦迎頭針對礦石抗壓強度及時調整孔底距,達到最優爆破參數,大大降低了礦石爆破成本和巖石混雜,出礦品位較二季度有了大幅提高。
加大“創”的力度,打造比較競爭優勢
金嶺礦業依托技術創新工作室這一賽道,團隊成員致力于技術研發和創新改造,將錢花在“刀刃上”。下半年以來,先后開展了高效磨選工藝改造、耐磨材料的研發與應用等項目,將礦石穩定性分析做到關口前移,過程監測動態化,細節把控精準化,穩定工藝參數,以點帶面,提高礦石可選性,產品指標有了質的提升。充分發揮配礦提質優勢,調整礦石配比藥劑用量,優化完善礦石配比模型,進一步穩定入磨礦石性質,鐵精粉品位持續控制在65.5%以上。“礦石性質波動大一直是制約鐵精粉提質的難題,如今通過合理配礦、優化工藝、提高磨礦細度,球磨臺時量顯著提高,實現了質量、效益‘雙豐收’”,金嶺礦業選礦廠技術科科長李金梁介紹。
突出“改”的策略,多層面優化工藝環節
今年以來,金嶺礦業按照“抓源頭,控中間”的思路,通過全面梳理各工藝環節,重點加強工藝調整,多點發力攻克工藝難題,統籌整體效益最大化。本著不忽略任何一個環節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原則,錨定設備運行效率,有效提高鐵精粉品質,實現以技術管控促質量提升的新思路,僅7、8月份,就挖潛效益近30萬元。通過實時監控選礦設備的工作狀態,密切關注產量、回收量等變化情況,動態調整優化改進,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料的產生,有效提高選礦設備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。